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字体 | | |

学校科研面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突出信息、行业和国防军工领域的优势与特色,坚持优化环境、集成优势、打造团队、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和发挥科研政策的导向作用,凝练科研方向,打造创新团队,巩固科研优势与特色,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保持了科研工作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与特色。

学校高度重视协同创新研究,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促进了学校相关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近五年,科研经费达到7亿元,主持承担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1项;高水平学术论文数与专利获权数稳步增长,近五年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322项,取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产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2007年至2009年学校连续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2017年以第二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09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各类科研奖励7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36项,行业奖38项。

  • 7亿+ 获批科研经费(元)
  • 121 国家级项目(项)
  • 1500+ 主动承担科研项目(项)
  • 322 国内外发明专利(项)
  • 845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人)
  • 435 博士学位(人)

科研机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共有科研机构64个:省部级研究机构24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参与建设国家“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参与建设北京高精尖中心1个、参与建设北京实验室3个、原部委重点实验室6个;校企联合实验室8个;军民融合共建实验室1个;校级实验室31个。基本形成了以重点科研机构为龙头、校级科研机构为骨干、科技创新团队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的科研机构体系。

学校与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企业、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行政产学研用。一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校办科技产业资产总额超过3亿元。学校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大学科技园和中关村科学城北京高端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参股的企业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15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学校成为首家拥有上市公司股权的市属高校。